阅读历史 |

账目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索额图此时心情微妙。

二阿哥能记着他这个外叔祖,他心中自然激动,可是,“多余”两个字也着实伤人呐。

至于被主子说一句笨蛋,他倒是浑不在意。

梁九功诚惶诚恐地请了胤礽入殿,见万岁爷面色虽冷着,倒也不似真生气,便屁颠屁颠将阿哥带来的吃食摆上,放心掖门出去了。

小机灵鬼胤礽连忙招呼道:“阿玛,这鸡翅可香了!”

“索大人,红菜汤也可好喝了。”

“你们快尝尝。”

康熙愣是被这小把戏取悦到了,哼笑一声:“惯会当面卖乖。方才在外头,怎可那般无礼称呼索额图,叫皇后知道,定要罚你五日不许吃甜。”

小孩子多喜欢甜味丰富的食物。

赫舍里怕胤礽吃坏了牙,特意管着份量,隔日才给用一点。这会儿康熙这么一吓唬,小家伙急得团团转,差点就要抱着索额图撒娇耍赖了。

好在,索额图回过神来还知道分寸,几句吉祥话就将此事翻篇了。

美味当前,众人都无心说事。康熙也不小气,分别赐菜给索额图和法兰西传教士冯兰,君臣之间顿时亲近了不少。

冯兰的汉话很不错,还能背不少诗文,惹得康熙忍不住看向亲儿子,琢磨着差不多也该送去尚书房培养了。

“皇上,铜胎画珐琅来自于法兰西边界的佛朗德斯,您刚才已经看到它的瓷器,真的很美。”冯兰打断了康熙的思绪,开口恳求,“臣愿帮助大清拥有自己的珐琅制造处,若能做出洋瓷一半的美,就太好了。”

康熙听了这话,很是不满。

朕的大清幅员辽阔,要什么人才没有?无论做什么,那必然是能做到最好的。

当皇帝的不好直接开口,便看向索额图,示意他来挽回大清颜面。只可惜,索额图正吃得满嘴油,对着二阿哥嘿嘿笑呢。

康熙默默在心里骂一句:果然蠢才。

出乎意料的,胤礽却忽然放下汤碗,一脸疑惑道:“造办处的人可厉害啦,一不留神总是弄出比原样更好的东西,你的要求这么低,也太为难他们了。”

冯兰面红耳赤,对着还是幼童的皇子也不好理论,只能化憋屈为力量,请求康熙派他常驻珐琅处。

他倒要看看,大清的匠师能有多大本事。

胤礽的反击叫康熙抚掌大笑,心情畅快,觉得不愧是朕看中的太子,有气势!

他索性大手一挥招呼顾问行:“传朕旨意,于武英殿特设珐琅作,归入养心殿造办处,由法兰西传教士冯兰入内督办此事。”

珐琅作很快就如火如荼地设立起来。

康熙虽然只是一嘴的事儿,底下内务府和三织造可就忙坏了。

皇上喜欢那画珐琅瓷器,窑口总得多加几座吧;还得叫江宁、苏州、杭州织造选送南匠数百人入京,充为画珐琅人;再就是南匠们入京路途的费用、在京应给的工食、衣服、房银等,到底该各府、织造处负担,还是内务府造办处养赡呢?

这些开销用度的事儿涉及皇家,总是格外叫人头疼些。内务府总管大臣噶禄向来谨慎,才能在这个位置上一坐数年,且受信抚养大阿哥。

他拿不准主意,索性将此处所需的大致预算报给了康熙。

康熙正窝在乾清宫东暖阁阁楼上,一边揉捏着胤礽,一边看书。原本惬意舒适的心情,在看过噶禄递上来的册子后,变得不太美妙。

他将翻开的预算账目摊在小炕桌上,叹了口气:“费用也不能全叫各府和三织造官员出。那些个老狐狸还得留着做大用。这事你怎么看?”

噶禄先前已经想好了法子,回禀道:“奴才觉得可以折中。先由三织造支付一笔安家费,供给在途所用,至于入京之后的工食住行,则由造办处钱粮养赡。如此一来,两处开支都算平衡。”

康熙觉得这法子不错,便命噶禄尽管去办。

两人顾着说话,都没注意到窝在帝王怀中的胤礽,正目不转睛地阅览着那册账目。等噶禄带着账离开时,胤礽也差不多全记住了。

小家伙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。

只不过赫舍里叮嘱他不可外露,便连阿玛也一直瞒着,生怕揪着他日日背诗文。

康熙垂眸,瞧见胤礽一会儿蹙眉迷惑,一会儿恍然大悟的小表情,忍不住笑着捏他脸颊:“忙着想什么大事儿呢?比朕还忙。”

胤礽抬头,扬起个略显委屈的笑脸:“阿玛花钱哗啦啦的,流水一样,保成想攒一点给你留着。可是小豆子和嬷嬷的月银不能省,小甜瓜也得好好吃饭,只好……只好从保成的零嘴和玩具里克扣了。”

康熙没憋住,“吭哧”一声笑了。

他被小东西惦记着,心头暖暖的,难得温柔地摸摸儿子的小脑瓜:“放心吧,你阿玛的钱除非被人贪光了,花是花不完的。”

“保成若喜欢什么,阿玛都弄来给你便是。”

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纷然而至。

雪花不大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