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二十四章 (第1/4页)

加入书签

《清燕西》不仅在常乐县风靡一时,在永安县也是掀起了极大的反响。

自从霍家出现变故后,霍泽身上的浮躁和好动褪去了许多,无需父亲和长姐耳提面命,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每天的课业。该扎的马步,该练的骑射,也都踏踏实实,不打半点儿折扣地完成了。

年前年后,家里有不少人情往来。

以往这些事情都由霍世鸣出面,今年霍世鸣不在,一直是霍泽在跑前跑后。

方氏每每看到他那样,都直念叨:

“可算是懂事了。”

也因此,霍泽才没有第一时间凑到《清燕西》的热闹。

直到初二一早,霍泽的同窗好友高高兴兴跑来找他:

“阿泽,我看到了一出特别精彩的戏曲,讲的还是霍伯伯和霍姐姐。戏文里的霍伯伯就像大英雄一样,还有霍姐姐,又“你也知道,我姐姐快出嫁了,我娘最近都不允许她往外跑。结果我回去跟他们说了那出戏后,我娘还说今天要带我姐姐一起去看。“霍姐姐可厉害了,她以前还和我姐姐一起玩过,结果现在就成朝廷亲封的郡君了。”

霍泽大惊:“什么戏曲?”

同窗也大惊:“你不知道?”

两人大眼瞪小眼了好一阵,同窗才在霍泽的追问下,又重新概括了一遍戏曲内容。

霍泽突然发出一声鬼哭狼嚎,捶胸顿足道:“我居然没有看到。

得知《清燕西》还要连着演上半个月,今天上午就有一场后,霍泽也管不了其它,拉着同窗赶去乐棚,东挤挤西挤挤,愣是和同窗一起挤到了人群前排。不多时,好戏开场。

同窗已经看过一遍,但再看一遍,还是会被一波三折的剧情吸引。

看到那大奸臣、大贪官扮相的“何尧”,他心底升起无名之火。

有那些个比较入戏的观众,还捏紧了手里的菜篮子,就怕自己一个没忍住,把早上刚买的鸡蛋糟蹋了。看到那柔弱又坚韧,被“何尧”逼迫依旧不卑不亢,聪慧应对的“霍襄安”,他和周围人一起连连喝彩直到最后,督军大人出场英雄救美,不仅惩办贪官,嘉奖勇将,还上书朝廷肯定了“霍襄安”的功绩。朝廷感念“霍襄安”的智谋,封她为襄安郡君。

"好!"

好人有好报,当听到最后这个合家欢结局时,场下所有人都鼓掌叫好。

尤其是经过一天的宣传,大家都知道那个被污蔑迫害的勇将,就是他们永安县的霍校尉;那个被封为襄安郡君的霍襄安,就是霍校尉的亲女,他们永安县最有名这可是大大为永安县长脸了。

同窗美滋滋扭头去看霍泽,却见霍泽双眼通红,眼中蕴满泪水:“阿泽,你怎么了?”

“没事,我就是心疼我爹和我姐姐,他们在写给我的信里,很少提到这些。”

“有个词叫什么来着,苦尽甘来嘛,你们家现在也算是越来越好了。”同窗凑到霍泽面

前,“所以话本里说的全都是真的?

“嗯!”霍泽拳头攥得死紧,“肯定都是真的!”

在爹爹和阿姐写的信里,是没有提到过具体细节,但戏曲的故事脉络,确实与他所知道的一模一样。霍泽慢慢平复好心情,与同窗道谢分别,回家找方氏。

方氏正在家里忙着招呼客人,见霍泽从外面回来,悄悄瞪他一眼。

霍泽嘿嘿一笑,拉着方氏到旁边连说带比划,方氏顿时没了招待客人的心情。

等送走客人,母子两匆匆出门,赶着去看下午那一场表演。

方氏看完以后,表现得比霍泽还要激动,双手合十连声念佛:“还好有端王殿下惩恶扬善,你爹和阿姐才能苦尽甘来啊。从景元帝还是皇子时,他就不喜宫中各种各样的宴饮,初登基那几年还勉强能压着自己的性子,由着底下人折腾,如今登基多年,早已无需再在这种事情上勉强自己。言中除了几场必要的大型宴会外,再无其它宴饮。

但他不喜欢,也不会禁止其他人玩闹。

后宫的妃嫔想要凑一起摆几桌,两位小公主想要去长公主府找姑妈,或是去端王府看看季渊晚,景元帝都随她们高兴。今儿上午,外面又下起大雪。

景元帝待在暖阁里,随便挑了本闲书来打发时间,神情间颇有几分无趣。

内侍总管放轻脚步,走到景元帝身边添了些茶水:“陛下,何泰何将军今天回到京城了。”

景元帝的目光没从书页上挪开,只是语气有些古怪:“他怎么在这个时候抵达京城?自己快马回来的?”内侍总管轻咳一声:“是携家眷,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进城的。”

景元帝终于起了几分兴致,合上手里的书卷:“那岂不是说,他们是在路上过的年?”

内侍总管道:“根据驿站报上来的消息,除夕那天,何将军他们一家都宿在驿站里,还因为一些小事责罚了驿站的官员。”景元帝道:“连年都没过,就被赶出了燕西,看来他和十三之间闹得非常不愉快。

景元帝端起茶盏,漫不经心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